有关鼎字的成语有哪些

在汉语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下面,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,带鼎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
鼎 读音是dǐng,部首是鼎,笔画是12画,繁体字是鼎,结构是上下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
◎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镬。
◎ 锅:鼎罐。鼎锅。
◎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问鼎。鼎祚(国运)。
◎ 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:鼎峙。鼎足之势。
◎ 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
◎ 正当,正在:鼎盛(shèng )。

含“鼎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
天下鼎沸(tiān xià dǐng fè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由是天下鼎沸,奸凶并争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时局 成语释义为鼎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;鼎沸:鼎里的水沸腾。比喻社会动荡,政局不稳,人心焕散,惶惶思变

染指于鼎(rǎn zhǐ yú dǐ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补充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左传 宣公四年》:“及食大夫鼋,召子公而弗与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尝之而出。” 用法:染指于鼎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鼎: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,多为圆形,三足两耳。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

三足鼎立(sān zú dǐng l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欲三分鼎,连衡合从,也宜以时定。” 用法:三足鼎立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三方对立。 成语释义为鼎:古代烹煮的炊器;圆形;三足;两耳。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。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。

大名鼎鼎(dà míng dǐng dǐ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C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 李宝嘉《》第24回:“你一到京打听人家,像他这样大名鼎鼎,还怕有不晓得的。” 用法:大名鼎鼎主谓式;作定语;用于人和事物。 成语释义为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

海内鼎沸(hǎi nèi dǐng fè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后汉书 袁术传》:“今海内鼎沸,刘氏微弱,吾家四世公辅,百姓所归,欲应天顺民,于诸何如?” 用法:海内鼎沸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天下大乱。 成语释义为鼎沸:比喻局势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腾。形容天下大乱。

跟“鼎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
鼎湖流水清且闲,轩辕去时有弓剑,古人传道留其间---《飞龙引二首·其二》李白 唐朝

今日楼台鼎鼐,明年带砺山河---《西江月·堂上谋臣尊俎》辛弃疾 宋朝

茶鼎熟,酒卮扬,醉来诗兴狂---《阮郎归·立夏》张大烈 未知

含“鼎”字的成语大全

鼎分三足、九鼎一丝、鼎新革故、鼎铛有耳、鼎折覆餗

列鼎重裀、四海鼎沸、夏鼎商彝、潜图问鼎、击钟鼎食

成语,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所以,对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知的,不然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嘲笑的。上面关于“鼎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鼎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